通识新闻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学院动态通识新闻

我校通识教育学院教师赴武汉参加2025“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

发布日期:2025-10-27 浏览次数:

10月24日至25日,2025年“通识教育与当代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商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巴基斯坦、英国、日本等6个国家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及企业界代表参加会议,我校通识教育学院院长麻明友、副院长夏卿受邀参加。


图片


本次会议由武汉商学院、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泛雅教育科技集团联合主办,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国际联盟协办。围绕“通识教育+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微专业”“劳动教育+数智协同”“国际中文+技能出海”四大主题展开研讨,探讨新时期通识教育发展的变革与趋势,推动通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武汉商学院校长彭瑜在开幕式上致辞。彭瑜表示,新时代通识教育需以培养“完整的人”为核心,通过“数智赋能”与“实践创新”破解“技术如何赋能人文”“专业如何融合通识”的时代命题。武汉商学院已构建“通识为基、专业为用”的育人体系,形成劳动教育、数字人文、创新创业微专业等特色品牌。

湖北省大学语文研究会会长石锓分享了“大学语文”课程在通识教育中的基石作用,认为该课程是连接传统与未来促进跨学科融合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有效表达的关键路径。

主旨报告环节,国内外专家围绕“AI赋能通识课程”“劳动教育与文化交流”“微专业建设”等议题展开讨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久明提出“中文+烹饪”出海计划,从核心职业技能、跨文化沟通、文化传播创新维度发力,通过三级融合课程、双师教学等路径,培养兼具技艺、语言与文化素养的人才。武汉商学院教授高静介绍了通过五年探索,学校已形成“数智融通·劳创融合·平台融汇”劳动教育“三融育人”模式,通过“虚拟实训+实体实践”的创新实践,形成了具有应用型高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湖南信息学院校长张福利针对AI时代背景,提出了以增量教育重构人工智能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路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开放大学)副校长孙美华从有机融合“引进来”和“走出去”,系统化推进国际化高质量发展两方面介绍该校“技能出海”国际化经验。超星集团副总经理王毅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通识教育与微专业的双向奔赴,西尔赛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阿夫扎尔·哈克分享了该校在通识教育领域的经验,认为通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将赋能可持续的核心能力。

此次会议还发布了两大创新成果。

一是劳动教育数智教学体系建设提档升级。武汉商学院通识教育学院构建了“数智融通、劳创融合、平台融汇”的劳动教育育人模式,通过“三线并行—三阶递进—三台共筑”等多项举措,在全省率先推进劳动教育数智教学体系建设。该体系将虚拟仿真与实体工坊相结合,数字档案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相融合,全面锤炼学生的劳动品质。学院已开发出涵盖智能制造、乡村振兴等多个主题的线上及线下实践场景,实现学生实践参与率100%,线上平台点击量突破1500万人次。


图片


二是武汉商学院“数字智能创新与创业管理”微专业首次公开“全链条孵化”成果。通过“创意孵化—项目加速—商业落地”支持体系,成功举办“创客训练营”等一系列“双创+”活动,学生围绕真实场景开展项目设计与孵化,通过 “三位一体” 的模式,即知识构建、能力淬炼与价值塑造的深度融合,充分借助数字与智能技术赋能,助力数字智能创新与创业管理微专业高质量发展。




录入:乐婕

一审:胡烨

二审:夏卿

三审:麻明友